“沂源”“沂河”称谓溯源
发布时间:2012-8-20 16:22:17 来源:本站
关于沂源: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。据史书记载,周朝时期,纪国在(今沂源县东里镇)阮峪村东设浮莱邑,鲁国在艾山(今沂源县徐家庄乡)附近设艾邑,战国时期,在(今沂源县中庄镇)盖冶村设盖邑,西汉时期改称盖县。东汉末,在(今沂源县东里镇)东安村设东安郡,延续到五代十国,隋朝开皇四年时(公元584年)改为东安县。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,今沂源地域大部属沂水县、新泰县、临朐县,自元朝至民国时期,为沂水、临朐、蒙阴3县属地。
1938至1939年,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曾驻鲁村和东里店。1944年建县,以沂河发源地得名沂源县,先后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、鲁中行政主任公署所辖的沂蒙专署和沂水专区、临沂专区、临沂地区行政公署。1990年1月1日沂源县划归淄博市。
关于沂河:沂河之名,由来已久。《尚书、禹贡》就有“淮沂其义,蒙羽其艺”的记载,说明早在4000年前就称其为“沂”了。此外,《水经》、《说文》、《郡国志》、《水经注》等史料均有记载。
以上是关于对“沂源”“沂河”称谓的史料记载。
据现有史料记载,沂源县的建县时间是1944年,在1944年之前的历史上,我们这个地方是否曾有过“沂源郡”、“沂源县”、“沂源府”或“沂源州”之称谓,目前尚无考证。
前几天,我同爱人去南麻镇河北村挖野菜,路过河北村任氏祖茔,见有碑林,其间立谱碑11块,石碑上记载着河北村任氏先辈自康熙三十年以来六次编修的族谱。也许是由于我本人也姓任的缘故,对这些谱碑很感兴趣,细细看来,有两段碑文非常引人注目:
一、在康熙三十年(公元1692年,距今318年)任氏先辈第一次编修族谱时立下的一块石碑上面,碑文开头有以下记载:“……故录其言曰沂河之北有祖茔在焉其势宽平其形绵远……”。
二、在乾隆三十四年(公元1770年,距今240年)任氏先辈第二次编修族谱时立下的一块石碑上面,碑文第一段有以下记载“……沂源河北有任姓者族盛人繁……”。
第一段碑文的核心意思是:……在沂河的北面有祖坟在那里……;第二段碑文的意思是:……在沂源的河北(村)有姓任的人(在此居住)而且家族兴旺、人口众多……。
通过细心研读以上两段碑文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论:
1、在公元1692年(距今318年)时,今南麻镇河北村南面的河,仍然延续了几千年以来的称谓——沂河;
2、第二段碑文中提到的“……沂源河北……”不会是“沂源河”北面的意思,这里的“沂源”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地名;
3、早在公元1770年(距今240年)前,我们这个地方就叫“沂源”,只是不知道称之为“沂源县”、“沂源府”还是“沂源州”而已;
4、在1944年建县时把我县定名为沂源,也许是一个历史的巧合。
以上推论有待商榷,供有关人士考证。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