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沂源踏歌起舞
发布时间:2014-11-6 17:16:36 来源:本站
“美丽的沂河源头,绿色葱荣;踏歌起舞的人们,捧出了一片红……”
一曲《沂源红》唱出了沂源之美,也唱出了沂源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豪情。
金秋十月,笔者以触感为舟,拙笔为桨,游弋于这片齐鲁生态高地之上,近距离感受沂源的嬗变。
座座青山紧相连,朵朵白云绕山间,片片梯田层层绿是沂源的真实写照,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“全国绿化模范县”、“国家园林县城”、“全国文明县城”三项荣誉的县,沂源人能成长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,本身就是一种幸福,若城市再有好的规划,可说是福气接踵而至。
为优化居住创业环境,沂源县按照“山水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城市”的定位和“东展、西拓、南改、北延、提升中部”的总体思路,加快推进河湖新区、城北新区、城东工业新城开发建设。特别是去年以来,该县润生路、富源路、南外环、南麻大街、上海路等19条道路的修建和提升,形成了“八纵八横、外环内网”的城市交通网络,便利的交通“动脉”形成了沂源经济发展的“大气场”。让每个人更快的进入美丽的梦,一起实现沂源梦。
为提升城市品位,沂源突出城市内涵和城市文化的挖掘,融合产业、山、水、绿、文化等要素,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核心建筑群和地标性建筑,打造“城市名片”,凸显“城市灵魂”。深入实施了“果树进城”“清水润城”“森林围城”“亮化美城”“绿满沂源”等工程。
沂源注重城市美,更注重居民富。该县遵循“内涵发展、民生为先、生态文明、城乡统筹”的理念,坚持“三创两新、两个再造”和“美丽沂源乡村行”工程并举,探索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之路。
“三创两新”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。沂源县按照“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”的要求,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高端工业的关键,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瑞阳制药组建了山东省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“泰山学者—药学特聘专家”岗位,研发和实施的“美洛西林钠及其复方制剂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”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效益价值超过100亿元。
沂源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,下大气力抓好小城镇建设,稳步推进“两区三村”改造,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。实施了管道天然气、循环水供热、垃圾无害化处理、引泉入城饮水等一大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,加快了城乡交通、供水、电力、信息、通讯等设施建设,承载功能显著增强。建成了一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,实现了县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全覆盖,被命名为“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”;深入实施医疗卫生惠民工程,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到加强,创成全国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;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,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有线电视“村村通”……意愿逐渐实现着信息化社会,实现着每个人的梦,让每一个人逐渐走向全世界。
今年,沂源县又策划了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和低保边缘家庭救助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100个民生项目,项目数量更多、涵盖范围更广。循着“民生为上、和谐生活”这条法则,作为“山东屋脊”的沂源演算着一条富有独创性的“民生公式”,倾力打造一个让人羡慕的“和谐家园”,实现了每个人的梦。
更让老百姓高兴的是,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贫有所济,这些过去城里人的“待遇”也“飞入平常百姓家”。这些变化的背后,不仅演绎着沂源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和谐画卷,也让老百姓感受到距离“幸福沂源”的目标也越来越近,大美沂源踏歌起舞翩翩而来。